定點茶從業者如何與同業協調「價格戰」及「客源競爭」
- g83582
- 7月21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一、定義與現況說明
(一)價格戰的本質
「價格戰」指的是商家透過不斷下調商品價格,吸引顧客、搶佔市占率,往往造成同業間惡性競爭。茶飲業常見的價格戰手段包括限時折扣、第二杯半價、滿額送、買一送一等。這些策略短期內雖可吸引大量消費者,然而長期下來卻可能導致利潤壓縮、品質下降,甚至有店家因無法負荷成本而退出市場。
(二)客源競爭的表現
「客源競爭」則是指店家爭奪固定顧客與新客戶的行為。由於消費者忠誠度降低,容易因促銷、產品推陳出新或服務差異而轉向其他品牌。茶飲業者若無法留住顧客,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,持續靠價格或促銷手段吸客,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壓力。
二、價格戰的問題與挑戰
(一)利潤壓縮,服務品質下降
價格戰直接壓縮業者利潤,使得店家無法投入足夠資源提升茶飲品質或顧客服務,長遠看來將損及品牌形象及消費體驗。
(二)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高,品牌忠誠度降低
消費者若習慣於低價促銷,將傾向於「哪裡便宜就往哪裡去」,不再重視產品本質與品牌價值。這種現象將導致業者只能靠一波波促銷苦撐,難以建立穩定的客群。
(三)產業永續發展受阻
長期惡性價格競爭會壓縮整體產業利潤空間,造成小型業者無法生存,形成市場壟斷或寡占,對產業創新與多元發展極為不利。

三、客源競爭的困境
(一)顧客忠誠度薄弱
現代消費者追求新鮮感與多樣選擇,當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,忠誠度便逐漸降低。
(二)品牌差異化困難
大多數茶飲店所售產品口味、價位、外觀相差不大,缺乏明顯特色,無法激發消費者的認同感與歸屬感。
(三)創新壓力大
為了吸引客源,業者需不斷推陳出新,但開發新產品、提升服務質量,均需投入大量資本與時間,對資源有限的中小型業者而言更是一大考驗。
四、協調價格戰的策略
(一)建立同業溝通機制
定期舉辦同業聯誼會或公會活動,協商合理的市場價格底線,避免無底線削價競爭。可考慮成立「茶飲業聯盟」,針對促銷策略達成共識,譬如限定一年內的促銷次數、設定最低折扣門檻等。
(二)推動「價值競爭」而非「價格競爭」
強調茶飲產品的品質、健康、在地特色與文化價值,讓消費者願意為優質產品付出合理價格。可推動原料溯源、綠色永續認證、獨家配方等,提升附加價值。
(三)加強自有品牌形象與特色
業者應注重品牌故事行銷、強化產品包裝設計、創造店面氛圍差異化。透過視覺、嗅覺、聽覺等多元感官體驗,加深消費者印象。
(四)資訊透明化,減少惡意競爭
可利用官方網站、社群媒體公開價格與促銷資訊,避免因資訊不對等而產生誤會或惡意抹黑。
(五)合作取代競爭
同區域的茶飲店可透過合作方式共創雙贏。例如聯合舉辦茶文化節、推廣在地茶產業,甚至推出跨店聯名飲品,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。
五、處理客源競爭的方法
(一)強化會員制度與顧客關係管理(CRM)
透過會員集點、專屬優惠、生日禮等方式提升顧客黏著度。建立CRM系統,針對不同客群推送個人化行銷訊息,提升顧客滿意度。

(二)優化服務體驗
重視消費者的回饋與意見,定期訓練員工提升服務品質。親切有禮的服務,能夠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好印象,進而提升回購率。
(三)創新產品開發
與時俱進,不斷開發新口味、新型態飲品,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。例如健康取向茶飲、季節限定飲品、在地特色口味等。
(四)數位轉型,拓展線上客源
積極運用外送平台、線上點餐、社群經營,擴大客源基礎。透過網紅合作、社群打卡活動等,吸引年輕族群目光。
(五)區隔市場,建立忠誠客群
可針對不同消費層級與偏好設計專屬產品,進行市場區隔。透過口碑行銷與顧客推薦,慢慢累積忠實粉絲。
六、同業協調的現實挑戰
(一)缺乏信任與協商機制
許多業者認為「商場如戰場」,互不信任、情報不對等,使協調困難重重。需由政府或產業公協會發揮橋梁作用,建立共識。
(二)惡性競爭者存在
部分業者為短期利益犧牲長遠發展,持續以低價搶市,打破原有平衡,讓良性競爭機制難以維繫。
(三)市場規模有限
茶飲業多屬於地區性競爭,當市場飽和時,各家難以拓展新客,競爭自然加劇。
七、政府與協會的角色
(一)政府政策輔導
可透過補助計畫、產業升級、技術轉型等方式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,推動產業健康發展。
(二)協會規範與自律
產業協會可訂定公平競爭規範,推動自律宣言,鼓勵業者加入聯盟,共同維護市場秩序。
八、實例分析
(一)台灣知名茶飲連鎖品牌策略
例如「春水堂」、「五十嵐」等,皆以品質、創新、服務為本,堅持不以價格為唯一競爭手段,藉由品牌價值穩固市佔。
(二)地方型茶飲店聯合行銷
某些區域內的小型茶飲店共同舉辦茶市集,透過集點卡、聯合促銷吸引消費者,達到合作共榮的目的。
九、未來展望
(一)重視產業升級
未來茶飲業將朝向智慧經營、品牌國際化發展,業者需不斷學習、創新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(二)加強永續經營
推動環保包材、支持在地小農、發展無糖健康飲品,都是提升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(三)深化文化行銷
結合茶文化、地方特色,創造獨特品牌故事,提升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同感。
結論
定點茶從業者面對價格戰與客源競爭,唯有拋棄「零和遊戲」心態,主動尋求同業協調與合作,共同訂定遊戲規則,推動價值競爭、差異化經營,才能突破困境、穩健成長。同時積極強化會員服務、創新產品、優化消費體驗,方能穩住客源,建立品牌競爭優勢。未來期盼在政府與協會的引導下,台灣茶飲產業將走向高品質、永續發展的新局面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