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定點茶從業者如何與同業協調「價格戰」及「客源競爭」

  • g83582
  • 7月21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一、定義與現況說明

(一)價格戰的本質

「價格戰」指的是商家透過不斷下調商品價格,吸引顧客、搶佔市占率,往往造成同業間惡性競爭。茶飲業常見的價格戰手段包括限時折扣、第二杯半價、滿額送、買一送一等。這些策略短期內雖可吸引大量消費者,然而長期下來卻可能導致利潤壓縮、品質下降,甚至有店家因無法負荷成本而退出市場。


(二)客源競爭的表現

「客源競爭」則是指店家爭奪固定顧客與新客戶的行為。由於消費者忠誠度降低,容易因促銷、產品推陳出新或服務差異而轉向其他品牌。茶飲業者若無法留住顧客,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,持續靠價格或促銷手段吸客,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壓力。


二、價格戰的問題與挑戰

(一)利潤壓縮,服務品質下降

價格戰直接壓縮業者利潤,使得店家無法投入足夠資源提升茶飲品質或顧客服務,長遠看來將損及品牌形象及消費體驗。


(二)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高,品牌忠誠度降低

消費者若習慣於低價促銷,將傾向於「哪裡便宜就往哪裡去」,不再重視產品本質與品牌價值。這種現象將導致業者只能靠一波波促銷苦撐,難以建立穩定的客群。


(三)產業永續發展受阻

長期惡性價格競爭會壓縮整體產業利潤空間,造成小型業者無法生存,形成市場壟斷或寡占,對產業創新與多元發展極為不利。

四位茶飲產業從業者於會議室進行同業協調,桌上擺有各式手搖茶飲、商業報告、文件與筆記型電腦。大家神情專注,彼此討論著價格與市場策略。會議現場氛圍專業且和諧,展現同業攜手共創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心。本圖反映出台灣茶飲業者在激烈市場競爭下,為避免惡性價格戰及促進良性競爭,透過協會平台定期召開討論會議。大家針對產品價格、促銷手法等議題進行坦誠交流,尋求合理利潤與產業長遠利益。此舉不僅有助於產業自律,更有利於消費者享受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。
茶飲業者價格協調會議

三、客源競爭的困境

(一)顧客忠誠度薄弱

現代消費者追求新鮮感與多樣選擇,當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,忠誠度便逐漸降低。


(二)品牌差異化困難

大多數茶飲店所售產品口味、價位、外觀相差不大,缺乏明顯特色,無法激發消費者的認同感與歸屬感。


(三)創新壓力大

為了吸引客源,業者需不斷推陳出新,但開發新產品、提升服務質量,均需投入大量資本與時間,對資源有限的中小型業者而言更是一大考驗。


四、協調價格戰的策略

(一)建立同業溝通機制

定期舉辦同業聯誼會或公會活動,協商合理的市場價格底線,避免無底線削價競爭。可考慮成立「茶飲業聯盟」,針對促銷策略達成共識,譬如限定一年內的促銷次數、設定最低折扣門檻等。


(二)推動「價值競爭」而非「價格競爭」

強調茶飲產品的品質、健康、在地特色與文化價值,讓消費者願意為優質產品付出合理價格。可推動原料溯源、綠色永續認證、獨家配方等,提升附加價值。


(三)加強自有品牌形象與特色

業者應注重品牌故事行銷、強化產品包裝設計、創造店面氛圍差異化。透過視覺、嗅覺、聽覺等多元感官體驗,加深消費者印象。


(四)資訊透明化,減少惡意競爭

可利用官方網站、社群媒體公開價格與促銷資訊,避免因資訊不對等而產生誤會或惡意抹黑。


(五)合作取代競爭

同區域的茶飲店可透過合作方式共創雙贏。例如聯合舉辦茶文化節、推廣在地茶產業,甚至推出跨店聯名飲品,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。


五、處理客源競爭的方法

(一)強化會員制度與顧客關係管理(CRM)

透過會員集點、專屬優惠、生日禮等方式提升顧客黏著度。建立CRM系統,針對不同客群推送個人化行銷訊息,提升顧客滿意度。

這是一張在台灣繁忙市區街頭拍攝的照片。畫面中,兩家相鄰的茶飲店,各自用大型促銷看板吸引顧客,其中一家排起長長人龍,另一家則有員工主動在門口熱情招呼過路顧客。兩間店的競爭十分明顯,街上人潮洶湧,展現出台灣茶飲產業熱絡且競爭激烈的氛圍。本圖描繪台灣現今手搖飲料店激烈競爭的真實寫照。為了吸引消費者,業者使出各種促銷手法,像是第二杯半價、買一送一等活動吸引顧客上門。排隊的人潮與積極招攬的員工展現業者為爭奪客源所做的努力,也反映出價格戰與客源競爭已成為產業常態。這樣的現象提醒業者,唯有透過產品創新、優質服務與品牌差異化,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,吸引消費者長期支持。
市區茶飲店客源競爭現場

(二)優化服務體驗

重視消費者的回饋與意見,定期訓練員工提升服務品質。親切有禮的服務,能夠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好印象,進而提升回購率。


(三)創新產品開發

與時俱進,不斷開發新口味、新型態飲品,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。例如健康取向茶飲、季節限定飲品、在地特色口味等。


(四)數位轉型,拓展線上客源

積極運用外送平台、線上點餐、社群經營,擴大客源基礎。透過網紅合作、社群打卡活動等,吸引年輕族群目光。


(五)區隔市場,建立忠誠客群

可針對不同消費層級與偏好設計專屬產品,進行市場區隔。透過口碑行銷與顧客推薦,慢慢累積忠實粉絲。


六、同業協調的現實挑戰

(一)缺乏信任與協商機制

許多業者認為「商場如戰場」,互不信任、情報不對等,使協調困難重重。需由政府或產業公協會發揮橋梁作用,建立共識。


(二)惡性競爭者存在

部分業者為短期利益犧牲長遠發展,持續以低價搶市,打破原有平衡,讓良性競爭機制難以維繫。


(三)市場規模有限

茶飲業多屬於地區性競爭,當市場飽和時,各家難以拓展新客,競爭自然加劇。


七、政府與協會的角色

(一)政府政策輔導

可透過補助計畫、產業升級、技術轉型等方式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,推動產業健康發展。


(二)協會規範與自律

產業協會可訂定公平競爭規範,推動自律宣言,鼓勵業者加入聯盟,共同維護市場秩序。


八、實例分析

(一)台灣知名茶飲連鎖品牌策略

例如「春水堂」、「五十嵐」等,皆以品質、創新、服務為本,堅持不以價格為唯一競爭手段,藉由品牌價值穩固市佔。


(二)地方型茶飲店聯合行銷

某些區域內的小型茶飲店共同舉辦茶市集,透過集點卡、聯合促銷吸引消費者,達到合作共榮的目的。


九、未來展望

(一)重視產業升級

未來茶飲業將朝向智慧經營、品牌國際化發展,業者需不斷學習、創新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

(二)加強永續經營

推動環保包材、支持在地小農、發展無糖健康飲品,都是提升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

(三)深化文化行銷

結合茶文化、地方特色,創造獨特品牌故事,提升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同感。


結論

定點茶從業者面對價格戰與客源競爭,唯有拋棄「零和遊戲」心態,主動尋求同業協調與合作,共同訂定遊戲規則,推動價值競爭、差異化經營,才能突破困境、穩健成長。同時積極強化會員服務、創新產品、優化消費體驗,方能穩住客源,建立品牌競爭優勢。未來期盼在政府與協會的引導下,台灣茶飲產業將走向高品質、永續發展的新局面。


延伸閱讀



加入我們的郵件列表

感謝您提交!

  • Facebook Black Round
  • Twitter Black Round

© 2035 育兒博客

由 Wix 提供支援和保護

500 Terry Francine St. 舊金山, CA 94158

Tel: 123-456-7890

Fax: 123-456-7890

bottom of page